奥运冠军登上录取通知书!网友:高考生收到能吹四年
红白配色的封套上,孙颖莎反手击球的瞬间凝固成金色剪影, 王楚钦正手挥拍的身姿在封套的另一侧扬起, 王曼昱的侧身拉球动作填补了最后的空白。三幅乒乓球运动员的经典姿态组成了一幅充满张力的封面作品,即将飞入2025年高考学子的家门。01 奥运冠军登上录取通知书:一个暖心的跨界创意
2025年7月18日,北京朝阳区一个普通发布会现场。当深红色的幕布被揭开时,一个融合教育文化与体育精神的设计作品展现在众人面前。
孙颖莎、王曼昱、王楚钦三位乒乓球奥运冠军的击球剪影,赫然成为中国邮政EMS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新版封套图案。
展开剩余81%现场闪光灯此起彼伏,三人在设计姿势时却闹出可爱乌龙——本要统一动作的冠军们摆出“三模三样”姿态。意外成为设计亮点。
“这比我当年收到的录取通知书酷多了!”发布会场外聚集的年轻人举起手机,瞬间将**#孙颖莎被印在了EMS录取通知书封面#** 的话题顶上热搜。
设计背后藏着一个温暖故事:中国邮政与中国乒协签订战略合作续约时,提出要为考生创造特别的仪式感。现场拍摄的击球动作被巧妙转化为封套设计元素,体育精神与教育文化在此奇妙交融。
在山东菏泽的中学食堂,应届考生张琳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新闻突然热泪盈眶:“刚结束高考就看到偶像在通知书上等我,太燃了!”她的同桌快速在社交媒体写下:“2025届考生专属福利,体育精神伴我入学!”
02 乒乓天团送祝福:人生不只有高考
孙颖莎反手击球的剪影在封套上格外醒目。发布会当天,当被问及最想对考生说什么时,这位奥运冠军语气真挚:“希望你们心想事成,金榜题名!”
王曼昱的目光则投向更远的未来:“录取通知书是开始,祝愿未来的路大家依旧可以闪闪发光。”短短两句话在微博被转发达数万次,考生小陈在转评里写道:“从冠军手里接棒人生新起点,这份祝福分量太重。”
王楚钦的寄语却掀起了更大波澜。
“人生不只有高考,希望未来的路一路坦途”——这话从拟被北大硕士录取的冠军口中说出,更显深意。考场失意的小李在网上自述看到这句话后释然:“高考折戟时像天塌了,国手的开解让我明白战场不止一个。”
不过现场背景板误将“中国乒乓”写作“中国兵乓”的插曲引发网友调侃。“双‘兵’出击,双倍吉祥!”善意玩笑中,国乒天团暖心寄语持续发酵成社会现象。
03 冠军封套背后的双重深意
这个看似简单的设计封套,实则蕴含着中国顶尖体育力量向教育领域的温柔倾斜。邮政EMS作为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国家队,与国乒这支体育国家队的跨界联动被赋予了特殊意涵。
当孙颖莎的剪影在封面上凝固成永不言弃的姿态,“人生如赛场”的隐喻不言自明——每个考生的人生,都将像乒乓球运动员一样迎接各种挑战。这个封套设计恰恰打破了传统录取通知书的边界,用体育精神为教育注入新活力。
有学者指出,“体育明星代替娱乐偶像登上录取通知书,是对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引领”。正如在石家庄邮政网点的李女士所说:“与其让孩子追影视明星,不如追为国争光的冠军,这封套来得正是时候!”
王楚钦将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特殊身份更增添了话题趣味。设计者或许未曾预料,“拟被北大录取的冠军印在自己头像的封套上”这种妙趣之事的发生,而命运已悄然促成这段佳话。
04 一个信封激起千层浪
在高考分数线公布前夜,“最燃录取通知书”已点燃整个互联网。高校超话区被“球拍与信封”图案刷屏,清华学子小赵晒出去年朴素封套调侃:“输在起跑线上,差的是冠军加持!”
更广阔的社会效应开始显现。
上海某高中特地将“人生不只有高考”制成海报挂在走廊,心理咨询师王老师表示:“国手的多元价值观传递,缓解了考生群体的心理压力。”
邮政系统员工刘师傅则在装封首日感慨:“往年装录取通知书是任务,今年感觉像在传递火炬。”
舆论场中也有另类声音。部分教育界人士提醒“勿过度神化录取通知书”,但这种观点迅速被网友评论淹没:“重要的不是载体本身,是冠军们对青春价值的引领!”
国乒封套引发全国性讨论之际,2025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投递工作将陆续展开。考生们的真正“赛场”才开启。 随着百万份通知书飞向神州大地,体育精神向更广阔的教育领域延伸。
未来的九月,当新生们提着行囊走进大学校园,那个印着孙颖莎们飒爽英姿的封套,或许会被珍藏进青春纪念盒。在某个拼搏的夜晚重见天日时,那抹剪影依旧会闪耀光芒。
毕竟,无论是奥运赛场还是人生考场,那些永不言败的身影,终将成为穿透黑暗的光。
发布于:福建省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